恩施特产: 恩施土家腊肉

恩施特产: 来凤大头菜

恩施特产: 恩施麻鸭

恩施特产: 巴东玄参

恩施特产: 巴东独活

金果坪红三军旧址

编辑: 魅力恩施 2021-12-17 12:22:14 210

该旧址群位于巴东县金果坪乡江家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金果坪乡是湘鄂边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果坪红三军旧址.jpg

贺龙同志旧居

贺龙同志旧居、湘鄂西中央分局旧址、红三军军部旧址位于江家村二组,是一栋木板结构的瓦房,坐东朝西,正屋四间,厢房两间,贺龙当年就住在厢房,贺龙睡过的木床至今仍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金果坪是湘鄂边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12月至1933年5月,贺龙曾9次转战巴东。期间,他率领红军和根据地人民剿匪、打土豪、建政权、搞土地革命、深入民间传播革命火种。红三军屯兵驻扎期间,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还留下了“五串铜钱换石榴”“贺龙抵杠”等佳话。贺龙虽然是军队领导,但随和亲民,亲自参与生产,这里还留下了他当年用过的农具。

红三军烈士陵园

红三军烈士陵园位于江家村二组。坐东朝西,为纪念贺龙、段德昌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该地区的活动以及革命先烈的业绩而修建。1987年11月动工,1988年7月竣工。陵园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内建有烈士塔一座,塔身有贺龙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塔后为烈士公墓,墓内安葬着红三军在金果坪地区牺牲烈士的遗骨。2013年,巴东县人民政府对其进行修缮,建筑占地面积12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1400平方米。

红三军枪炮局旧址

红三军枪炮局旧址位于江家村四组。1933年2月12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和红三军军部由鹤峰走马坪迁到金果坪江家村,贺龙、关向应等中央分局领导人也随迁至此,开展革命斗争。期间,根据形势需要,在此设立枪炮局,以维修各类军械。

红三军保卫局遗址位于江家村一组江有润住宅。原建筑楼坐东朝西,木架板壁结构,共9间,门外板壁上写着“欢迎红军”“打倒国民党政府”“实行土地革命”“工农红军万岁”等标语。1933年,湘鄂西中央分局和红三军军部从鹤峰迁到金果坪后,红三军保卫局就设在这里。

段德昌烈士墓

段德昌烈士之墓位于江家村一组。段德昌是湖南南县人,从上中学起,他就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活动。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入黄埔军校和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毕业后不久就参加北伐战争,期间还介绍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彭德怀入党。段德昌很早就投身革命,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领导南县、华容、石首等三个县的暴动,率队打过游击,军事才能十分出众。

1931年1月,由王明左倾路线把持的党中央派夏曦来到湘鄂西苏区,夏曦极力推行王明左倾路线,大搞“肃反”扩大化,1933年4月下旬,夏曦通知段德昌到中央分局驻地(金果坪)开会,段德昌一到,就被以“改组派”“逃跑主义”的罪名逮捕,随后在江家村杀害。段德昌牺牲的时候,年仅29岁。1945年,中共中央为段德昌恢复名誉。1984年10月,金果坪乡政府在段德昌殉难地修建段德昌烈士墓和纪念碑,正面刻“段德昌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背后是段德昌烈士简历。墓、碑四周是围墙,围墙大门有“忠烈千秋”4个大字。

2003年,巴东县委、县政府对段德昌墓碑进行复修扩建,基园面积扩至180平方米,步道长67.55米,其中青石台阶78步,两旁植杜鹃和常青树。

上一篇

​巴东天子岩手印画

下一篇

巴东狮子包古建筑群

文章分割
金果坪红三军旧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