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年,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自浙江宁海出发,开始游历大山名川,足迹遍及现在的浙江、上海、陕西、河南、广东、湖北、云南、北京等19个省份,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研究中国山川地貌、探寻明代社会历史、启迪人们开拓旅游事业的宝贵财富。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小时学校经常举办“春游”“秋游”,初中我们有幸在老师带领下,集体到团堡玉龙洞游览参观。(现在的孩子骄贵,早已失去这种“福利”)时隔久远,只记得当时进洞之前还要爬段山路,那时没有手机,而相机也只有极少数人拥有,洞内的景色早已记忆不清。钻洞出来,部分同学乘车到雪照河电站去玩,而我们几个要好同学则到野猫水宜影塔合影留念。
宜影塔初中合影
宜影塔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为当地土家人冉永铨等集资兴建。据《利川县地名志》载,塔序云:“野猫水一带,岗峦四合,隐然若大环,独缺其东一面……建塔以定之,塔临水藻,倒影其中,若投鞭然,送夕阳,迎素月,影达彼岸……名曰宜影。”
宜影塔为重檐七级楼阁式砖石塔,高约十八米。塔基建在野猫水东南岸边一巨大岩石上。传说野猫水古时本为一块大干田,田边有消水洞一眼。一天,有野猫钻入洞内,当夜大雨滂沱,野猫阻洞,水无处可消,田淹成塘,常年不干,这便是野猫水来历。
塔门两边高大条石上镌刻着一副遒劲有力的对联:“一色长天高捧日,五更沧海倒凌霄”,横批为“宜影塔”。
那时的宜影塔历经百年沧桑,文革中又遭受破坏,年久失修,风雨剥蚀,塔顶被雷击,遭破毁,塔上面已长满杂草和小树,多处裂缝透出光亮。最下层托起整个塔身,长期浸泡在湖水中,受湖浪冲击已出现倾斜,有的地方还出现下沉。
如今的宜影塔已修缮完好,重檐之上做有野猫塑像,看上去虽精美,而我却总觉有画蛇添足之嫌。
宜影塔
今日旅游节,玉龙洞免票,约三五好友开车前往团堡,游览玉龙洞。过黄泥坡水库、野猫水,进入乡村公路不久,只觉前面行人繁多,车辆堵塞,遂将车停于路边,徒步前往。
黄泥坡水库
树
沿山路上行,蜿蜒陡峭,不一会儿,大伙就全身冒汗,气喘吁吁。爬到半山腰,一洞口出现眼前。
石钟乳、灯光、倒影,构成一幅幅神奇绚烂的画面!
镇洞之宝——“玉龙腾飞”
两两相望
洞顶的石钟乳与洞底的石笋相对生长,有些仅差几公分,有些已然连在一起。
石葡萄—— “金蛋银窝”
头上的石钟乳细若银针,心生胆怯,真怕它们毛毛细雨般落下,伤及无辜!
洁白如玉、晶莹剔透
许仙,告诉你个好消息,雷峰塔倒了!
高达数米的石幔让我们惊叹不已,直呼壮观!
漆黑未知的世界充满了神秘
出洞后,时间尚早,这时外面车辆已畅通无阻,于是沿公路下行到雪照河电站。
雪电桥
天河瀑布
雪照河电站,1983年5月建成投产。记忆中那时他们还出了一张年历,好多家庭墙壁上都有它的英姿。
雪照河、相思河(发源于鹿院坪山后的一条河流,日后有专文讲述,敬请期待)汇合处,八百里清江在利川流入恩施的最后一段。
大龙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167户外
Copyright © 2020-2023 魅力恩施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12378号
网站地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