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利川张高寨巴盐古道上的传奇山村

2022-02-28 13:30:23

神秘的利川张高寨巴盐古道上的传奇山村

土家吊脚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种,在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广泛存在。这种建筑通常由木材和石材构筑而成,结构独特,具有高度的抗震性能。

土家吊脚楼通常呈矩形或正方形,底层离地较高,支撑建筑的是一排几米高的石桩或木柱,因而得名“吊脚楼”。底层多为存放农具、牲畜居住等用途,上面是居民的居住空间。整个建筑高大宏伟,室内空间宽敞明亮。

土家吊脚楼的墙体采用木石结构,内外各用木材嵌在石块之间,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的风雨。屋顶则多采用硬石块或河石砌筑,耐久性较强。楼内的各个房间均有窗户,可以提供充足的采光和通风。

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的中国民居建筑和当地土家族的生活方式。这种建筑一般构建在山脚下或江河边,可以抵御洪水入侵,同时也能保持室内的相对干燥。

土家吊脚楼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如今,土家吊脚楼已成为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神秘的利川张高寨巴盐古道上的传奇山村

张高寨是位于利川市沙溪乡境内的一座古民居村落。该村距离利川城区约40公里,是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土家族居住聚落。整个村寨由45栋吊脚楼组成,共有70多户居民。张高寨村民淳朴热情,气候宜人,山水美景令人惊叹。2011年,张高寨被恩施州评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神秘的利川张高寨巴盐古道上的传奇山村

张光陆于2013年成为第二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道重镇张高寨位于沙溪乡,是利川市最偏远的乡镇之一。传说中,张高是第一个定居在这里的人,他以慷慨助人而闻名于世,因此张高寨成为了他的代表。周围被群山环抱,尤以雷音山而闻名。雷音山没有道路,但千百年来,前往鄂、渝、湘、黔等地的盐运商人和其他行人都会在张高寨休息和投宿。因此,张高寨发展成了一条川东(今渝东)延伸到周边地区的盐运古道,被称为“巴盐古道”。

最初,只是偶然有人在此寨落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盐客、山货客、布客和鸦片客选择在这里投宿。为了照顾客人的需要,张高寨的居民们扩建了住房和厨房,并为过路客人提供住宿和食物。这种周到的服务使得客人越来越多,小寨子里开设了许多客店,如毛店子、横店子、穿心店和巴岩店等。此外,一些聪明的家庭还在石盘上建起了集市,为盐巴、山货、粮食、布匹和石膏等生意提供交易场所,从而使得古道重镇的繁荣达到巅峰。此外,土家族、苗族、汉族和侗族等不同民族在这里定居,共同休养生息,并世代繁衍。

如今的张高寨有超过70户人家,分布在45座古民居中,形成了三个相对集中的院落,共同构成了三个村民小组。

张光陆是张高寨的村民,他向大家讲述了雷音寺的神奇传说。据李显江说,张高寨的繁荣与建在雷音山上的雷音寺有关。

在清末时期,有一位道行高深的和尚游历至沙溪,并计划在雷音山对面的大宝山建造庙宇。他准备找木工,砍伐山林,做法事,并且已经选定了吉日动工。然而,有一天早上起床,发现被堆放在场地上的210根柱檩不翼而飞。和尚派人四处搜寻,最终在雷音山对面的一口水井发现了踪迹。他们捞起一看,竟然是之前在大宝山失踪的修庙木材。更令人惊奇的是,每捞起一根木材,井下又会冒出一根,清点后发现,210根木材没有丝毫损失。和尚恍然大悟,决定在雷音山上建造雷音寺。

雷音寺香火旺盛,庙下的商店也因此受益。张高寨成为了一个人们常年供奉香火的地方,香火似乎从未熄灭,不断有人来往。李显江一脸兴奋地说。

从石盘街出发,沿着石盘沟古盐道向南约五里,就能到达雷音山。如今雷音寺已经毁坏,但庙碑依然能够辨认出来。

在山脊下方,有一个名叫张高卡的关卡。张高卡是连接利川和咸丰的重要通道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率领工农红军多次经过这里进出利川和咸丰。贺龙红军独立团在沙溪进行游击战时,就驻扎在张高寨。他们把这里作为根据地,不断壮大队伍,打击土豪劣绅,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提及这段历史,张高寨的人们依然感到自豪。

在张高坝上,有一座古老的民居院落。这座院落由石头和木材建造而成,展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院落内部布局合理,庭院中有花草树木,显得生气勃勃。院落的主人是一个姓张的老人,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

院落中的建筑保存完好,展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墙壁上的壁画绘制精美,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房屋内部装饰简朴而精致,家具摆放整齐,为整个院落增添了古朴的氛围。

院落周围是郁郁葱葱的田野和山坡。居民们种植着各种蔬菜和水果,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院落的后方是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水流清澈见底,为整个院落带来了清凉和安详的气息。

这座古民居院落见证了这个地方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张家人的辛勤努力和奋斗。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平静而安宁的。院落中的人们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大家庭。

这座古民居院落是张家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无论岁月如何更迭,这座古老的院落将永远是张家人的根据地,守望着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张高寨是一个拥有独特建筑风格和丰富民俗文化的土家族聚居村落。这里的房屋大多是以正屋和厢房组成的“一”字、“丁”字或“工”字形排列。房屋的建造根据地形顺坡而建,常见的是飞檐翘角的楼房。

利川市住建局工程师胡晓莉介绍说,张高寨位于溪边古盐道旁边,居民选择这个地方建造居所是为了利用地势,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古民居的特点是“吊脚楼、翘屋檐、方格窗、朱红门”,展示了土家族、苗族、侗族和汉族建筑风格的融合。

张高寨的居民热爱唱歌,他们多以原生态的民歌为主。这些歌曲大都是从古盐道客人那里传唱下来的。有劳动号子歌、薅草锣鼓歌、哭嫁歌、灯歌,还有诙谐的情歌和单身汉歌。据寨子上的老人们说,张高寨的人能唱上三天三夜而不会烦腻。1990年,一些民间歌手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演唱,著名音乐人巴特尔深受感动,连连称赞这是真正的“原生态跑马溜溜调”。

撒尔嗬是张高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土家族祭祀歌舞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又被称为打丧鼓,当有人家中有人去世时,无论男女、尊卑,各村寨的乡邻们都要前去为其跳一夜撒尔嗬。这是一种围绕着棺材跳舞的形式,一人掌鼓,叫歌领唱,众人合着鼓点,边唱边跳,气氛热烈。每段歌曲结束时,大家会一起喊出“跳撒尔嗬喂”,以表示对死者家属的慰问和解愁。

撒尔嗬的舞蹈动作多取材于动物,例如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燕儿含泥等,非常富有生活气息,深受土家族人民喜爱。

鼓励一下博主吧
477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