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恩施人太神奇了!你知道吗?

初夏
2021-11-24 13:18:22

这个恩施人太神奇了!你知道吗?

这个恩施人太神奇了!你知道吗?

农喜收获,他们说他们想感谢一个恩施人。让我们来看看他是谁。在过去的30年里,他从一个普通的林业技术员成长为建始县农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一直坚守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在过去的30年里,他执着地服务于果农,为当地百姓带来了许多福祉,因此被果农亲切地称为“110”;在过去的30年里,他一直专注于研究,带领团队建设了武陵山特色园艺作物的育种中心,并因其在柿树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的成果获得了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就是李先生,建始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的助理林业工程师,也是“武陵山特色园艺作物良种繁育中心建设”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他通过刻苦研究赢得了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这个恩施人太神奇了!你知道吗?

李焦急地催促妻子赶快出发,因为他今天要去拜访10多个农民。一路上,他们不停地停车,他下车跳进果园,检查果树的生长情况,为果农们解答对果树不治之症的疑虑。方圆百里的果农亲切地称他为“李小姐”。

李从华中农业大学林业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建始县林业学院工作。30年来,他一直扎根田间,与果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专心研究优良果树育种,他在2017年主动辞去了领导职务和公务员身份,加入了建始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担任华中农业大学与建始县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武陵山特色园艺作物育种中心建设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该基地培育引进了各类园艺用品种质资源100余份,建立了以果树为主体的百亩高水平试验示范基地。

进入基地后,他的妻子邓梨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了培育出来的优良果树,苏翠一号、秋月梨、六月雪梨等等。据邓梨介绍,这个基地建立以来,100多个实验品种都像李的孩子一样,每到发育的关键时期,他都会半夜起来检查种子发育情况。邓梨责怪李把这个基地当成了自己家一般对待。目前,该基地已成为全县科普示范基地,有效促进了建始县乃至周边地区水果特色产业的发展。

李还参与了华中农业大学的《柿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课题组研究项目,他主持建立了牛角水村甜柿试验示范基地6年,并在建始县的红岩寺等镇启动培训推广,建立了1000亩核心示范种植区,辐射面积达到1万亩,培训农户达到2000人,坐果率提高了39%,施肥、修剪等环节每年减少了30%的劳动力。由于该项目在示范推广中的突出作用,该项目获得了201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李的帮助下,红寺镇崖村二组的村民借助贷款流转土地,采用轻简栽培技术种植甜柿,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据统计,他先后试种了30多个品种的果树。近10年来,在全县示范推广甜柿标准化栽培技术1万亩,推广葡萄避雨栽培技术2000亩,以及猕猴桃、桃、李、梨等水果栽培技术近2万亩。

李表示“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他希望将自己毕生所学用到极致,造福更多人民。在引种一个葡萄品种适不适合以及怎么种的问题上,从开始的考察论证到试种,再到得出初步结论,至少需要3年,甚至更长时间。一开始,村民对种葡萄并不信任。“种葡萄听着虽好,但工序多、难伺候,我们祖祖辈辈种水稻,凭什么你说种得好就种得好?”有村民提出质疑。

李表示“农户不喜欢听大道理,要的是眼见为实。否则,说再多也没用。”为了让村民相信自己的试验成果,2012年,他在城郊的住宅边建起了葡萄品种园。他自己先试种每个品种,等技术成熟、产量稳定后,他免费请农户品尝,让农户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牛角水村的村民是第一批愿意尝试的人。尽管当时葡萄的价格不菲,但数百斤红提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村民刘坚说“种葡萄,每亩地赚的是水稻的好几倍,早知道收益这么好,应该听李老师的,多种点。”现在,牛角水村的葡萄园已经发展到上百亩。

李登朝对于服务果农始终保持着不知疲倦的态度,他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业州镇牛角水村的村民胡魁媛非常感激李,2012年,在李的指导下,胡魁媛将农田全部改种成了葡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村里的葡萄种植示范户,年产值达到了8万元左右。胡魁媛表示,在李的技术指导下,他们村很多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

李登朝表示“既然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信任我,我就要把毕生所学用到极致,造福更多群众。”

推广果树种植的工作将由科技特派员兼政策宣传员李登朝来负责。李登朝将通过走村串户的方式,向农户推广果树种植知识和技术。为了更好地进行推广工作,李登朝将随身携带着“三件宝”胶靴、干粮和工具包。

胶靴的使用让李登朝能够在田间地头和泥泞小道上自由行走。干粮的携带省去了吃饭应酬的时间,使得他能够更多地投入到推广工作中。而工具包则是最重要的工具,里面装有剪刀和相关资料,方便他随时随地为果农提供指导。

李登朝常年下乡,不论晴天还是雨天,他都会在田间地头工作。在天色晚了之后,他会在农户家过夜,第二天继续工作。长期在田间地头的工作使得他非常熟悉果农的情况,了解每家果园的情况,包括果树的种植面积、品种以及对技术的需求。

在果农需要指导时,李登朝会通过一些巧妙的方式来提供帮助。如果种植户不在现场或果园管理有所欠缺,他会使用防水记号笔,在薄膜条上写下技术要点,并留下联系电话,将薄膜条系在果树枝头上。这样果农一看到记号笔写下的提示,就知道李登朝已经来过。果农们表示,李登朝的课堂就在田头,他的讲稿就在枝头。果农能够轻松地理解和应用李登朝的指导。

在果农心中,李登朝就是移动的“110”,是水果种植的“全科医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力所能及,他都会竭尽全力帮助农民。30年来,他一直怀着热爱之心投身于下乡进村的工作中,与农民一起摸索果树、玩耍泥巴。他表示自己能够帮助农民做些事情,就感到非常满足。

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和辛勤奔波,李登朝的脸上写满了真诚和从容。他专心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脚踩着坚实的泥土,科研成果遍布土苗山。

特此感谢来自恩施晚报的信息来源。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包括图片或视频)均为互联网收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鼓励一下博主吧
685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