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特产: 恩施土家腊肉

恩施特产: 来凤大头菜

恩施特产: 恩施麻鸭

恩施特产: 巴东玄参

恩施特产: 巴东独活

湖北一历史名茶终于迎来曙光,被埋没50年,如今市场价翻了4成

编辑: 恩施旅游 2022-06-13 09:56:15 36

虽然在我国现有的十大名茶中看不见湖北茶的身影 ,但其实湖北省自古以来就不缺好茶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走出去,其中就包括宜红、老君眉、英山云雾等茶。

(世界硒都)

除此之外,湖北还有一款历史名茶,产于享有世界硒都之美誉的恩施市,曾经被埋没50年,这款茶就是曾经在1965年时被评选为我国十大名茶的恩施玉露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恩施玉露一路走来的历史轨迹:

外销海外,走向巅峰,被评为十大名茶

恩施玉露茶历史悠久,诞生于清朝康熙年间(1680年),成名于民国,曾经是炒青工艺制茶,直到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才将炒青改为蒸青工艺,也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蒸青针形绿茶。

在清朝时期恩施玉露就已经家喻户晓,并在乾隆时期被列为贡茶,后来于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扬名,在1965年入选为我国十大名茶,日本的抹茶蒸青工艺也是源自恩施玉露。

50年籍籍无名,沉睡于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之中

恩施玉露先后经历过战争、文革时期,发展受阻。而且蒸青制茶过程比一般的炒青工艺要复杂得多,需要9道工序完成,难以机械化批量生产。

但手工工艺制茶不仅产量少,且费时费力。产量跟不上,最后只能沦为小众茶,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差点销声匿迹。

其次,恩施山多地少,恩施州当地被巫山、武陵山、齐岳山脉重重包围,交通很落后,正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恩施玉露后期被埋没50年,一直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

迎来曙光,再次崛起,市场价翻了4成

俗话说得好万言不值一杯水,怀才不遇的恩施玉露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最终恩施玉露等到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在2018年,由非遗传承人杨胜伟指导制作的恩施玉露成为武汉东湖国事活动叙用茶,出现在了会谈人员的茶桌上,后来经过央视的简单报道,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成为炙手可热的国宾茶,遭到茶商们的哄抢。

2021年茶厂工作人员称,由于受到品牌带动的影响,恩施玉露的茶青价格已经较之前翻了4成。

国内像恩施玉露这样的茶还有不少,那些本来有着优异的种植环境和品质的好茶只是因为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不高被埋没,但却是实在的口粮茶。其中就有安徽的岳西翠兰、江西的浮梁绿茶、四川的仙雾凤茗等茶,其实他们缺少的只是被伯乐赏识的机会而已。

岳西翠兰——安徽

产于安徽的岳西县,诞生于八十年代,曾经在1985年获得专家们的认可,评选为全国名茶。当地土壤肥沃,雨量丰富,昼夜温差大。

茶树主要生长海拔在850-1200米的高山上,周围树木茂盛,百花溢香,生态环境优越,适宜茶树生长。

其干茶外形条索直卷、银芽秀丽、白毫凸显、舒展成朵,形似兰花;冲泡后汤色微黄而碧,口感鲜爽,叶底嫩绿匀整。

浮梁绿茶——江西

产于江西的景德镇,当地地广人稀,自然环境好,茶树纯天然生长,以一芽二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分段干燥等步骤制成。

早在南北朝时期,浮梁茶就已经享有一定的盛誉,后来到了唐朝,甚至一度形成了万国来购的景象。

其干茶外形挺拔俊秀,细紧如针,颜色绿润如玉;冲泡后茶汤嫩绿透亮,香甜鲜醇、具有一股独特的兰香味。

仙雾凤茗——四川

产于海拔900以上的宜宾山区,又称筠连红茶,是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属于当地著名的天府龙芽系列。

这款茶属于当地的助农扶贫产品,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利,相关部门想让当地特产走出大山,因此价格亲民,是一款大众都能喝得起的口粮茶。

其干茶条索肥壮、金毫显露、色泽乌润、紧结匀整;冲泡后叶片逐渐舒展,茶汤橘黄明亮,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品尝一口后,滋味甘醇,温润适口,有明显回甘。

分享新生活

红红火火过大年

上一篇

一茶一世界:恩施玉露有浓浓的唐宋风格、日本玉露则是覆下茶特色

下一篇

湖北恩施的美食太有特色了!这几家当地特色餐厅,至今念念不忘

文章分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