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也是土家族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过去土家人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所见所闻记录在“西兰卡普”上。又作为一种土家人的生活用品,用在土家人的生活中。
西兰卡普的传承人田若兰,生长于恩施市宣恩县高罗乡的一个偏僻山村。和很多60、70年代的人一样,在外打工的那些年里,她每年都会带很多民族文化特产赠送朋友,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西兰卡普。她了解到:1988年,美国总统布什偕夫人访华,当时我国选择织有双阳雀图案的西兰卡普作为国礼相赠;2005年,西兰卡普进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批保护名录中。她突然意识到,这里面一定隐藏着莫大商机,开始搜集土家文化,并开始接触了解西兰卡普,她迷上了这一土家传统的工艺,2007年,她回到恩施,开始创业。
01
纠结中创商标
2007年,田若兰注册了商标——“土家山寨”。“山寨”这个词是“水货”的代名词。当时,她开始纠结,要不要换个商标?又想,一个品牌想长久,是靠几十上百年货真价实做出来的,如果想开的是一家百年老店,换商标不是个办法,还是决定认认真真做事。8年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西兰卡普的领域里,“土家山寨”版的就是正品。
02
成长中去技改
刚开始做西兰卡普时,田若兰也只是把它当作产品,跟着一个师傅一起学习织锦。她生活中天天坐的椅子、凳子,还有织锦用的梭子,这些熟悉的生活用品,让她感到亲切。后来,她又看到,土家人无比熟悉和喜欢的神鸟——阳雀,在西兰卡普中有这么多种表现方式,织出来都很美,这种工艺土家人自己喜欢,也可作为国礼赠予他国。作为土家人,她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将这种技艺和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这种使命感推动着她向前跨一步。
由于老式的织锦机学起来较为复杂,需要花很长时间,所以不仅制约着编织进度,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为了改进织锦机,提高制作效率,她走访土家族织锦老艺人,虚心学艺求教。
2012年,田若兰花了近一年的时间研究织锦机,在不改变传统的基础上,她终于成功得改进了织锦机,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以前要学织锦,起码要花一个月,还不一定都能学会,但现在用她改进后的机器,只要几个小时,就都能学会了。
就这样,西兰卡普已然成为田若兰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传承与发扬西兰卡普的梦想也渐渐实现了。
03
感知中去创新
“土家织锦并不土,西兰卡普也可以做得很精美,是一种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文化艺术品。”
2008年的一件事,让她很有感触。当时,恩施的旅游业开始发展,游客增多,旅游部门出访韩国交流时,就送去了西兰卡普,没想到韩国客人回访时,点名了要田若兰家的西兰卡普。
田若兰的店里,有背包、手机包、抱枕,嫁衣等,在保留着西兰卡普的精髓的同时去创新,使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进行了结合。
嫁衣、手机包、帆布包
04
情怀中去传承
虽然在编织西兰卡普方面,田若兰的技术已非常出色,但她却从没把自己放在“高人”的角度,对于她来说,只要热爱西兰卡普的人,就是朋友。为了使西兰卡普传承下去,田若兰多次开办培训班。各大高等院校也会前往她的工作室进行调研学习,这并非热门行业,如果一对一的教,会很慢,也只能培训很少的一部分人,她们还不一定会从事这行,开培训班,教授的范围广了,就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学会制作西兰卡普。田若兰希望每个女性都会织一块属于自己的西兰卡普。
SMALL FLOWER
如果说田若兰在制作西兰卡普的道路上,是一直抱有一种执着的态度。在很多次艰难的选择上,田若兰几乎想放弃。为什么会坚持到现在其中有太多的感情与不舍。就好比西兰卡普上的图案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事物,现在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周围,只是变换了种方式,找到这种方式也就找到了西兰卡普的新生道路。
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中,整个恩施展厅元素为西兰卡普,很有特色,展厅人气爆棚,田若兰给参观者介绍西兰卡普,合影留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直播带货,向广大网友展示产品西兰卡普。
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现场
2008年,土家山寨的第一款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尚气息的土家织锦包问市,刷新了土家织锦包几千年无新款的历史。
2008年1月,土家山寨作为湖北省民族工艺的唯一代表登上了国际贸易专刊《人民中国》杂志(海外版)。
2008年8月奥运会期间,土家山寨受邀于北京参加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展,向世界展示了土家族优秀的民族文化。
2009年9月,土家山寨的织锦挂毯类产品《48勾.福》获得第三届妇女手工制品二等奖。
2010年6月,土家山寨的《素色织锦手提包》获得湖北省第四届妇女手工制品布艺类优秀奖
2010年6月,在海峡两岸妇女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上,土家山寨获得国家妇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奖。
2010年7月,土家山寨的西兰卡普,被做为土家民族的文化象征,首次运用于飞机头等舱的装饰,伴随着第一架“恩施号”飞机的启航,进入了又一个崭新的领域。
2011年11月,经中国织锦工艺大师评审委员会评审,荣获“中国优秀织锦工艺传承人”称号。
2011年12月,作品蚕丝织锦《24勾》 被湖南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百名艺人优秀传承人。
2015年6月,被评为恩施州第三届优秀高级能人才。
2015年10月,获得中国民族工艺美术“神工百花奖”金奖。
编辑|崔应秋
图文来源|综合网络|鄂西非遗
Copyright © 2020-2022 魅力恩施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034号-1
网站地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