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特产: 恩施土家腊肉

恩施特产: 来凤大头菜

恩施特产: 恩施麻鸭

恩施特产: 巴东玄参

恩施特产: 巴东独活

恩施利川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 巴蛮说 2022-03-09 22:10:08 2740

非物质文化遗产│利川石工号子

利川山多,老百姓靠山吃山,充分挖掘山中石头的作用,用于生产生活中。

利川鱼木寨堪称为“石料博物馆”,石头在这里被玩出各种花样,老百姓住石屋,走的是石板路,用石头建造大型的卡门和寨墙,用石头打制盆、凳、锅、碾等生活器具,死后用石块建造大型墓碑。鱼木寨现存的现存清代墓葬10余座,大如山中之城。每座墓前高大的石碑,精雕细刻,堪称艺术奇珍。

抬石号子又分为慢步号子(亦称慢腿)、快步号子(亦称快腿、捡脚号子、小快腿、碎步号子)、摇肩号子。声音节奏明快,热烈欢畅,铿锵有力。

从20世纪50年代,利川文化干部就开始收集整理利川石工号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收录的鄂西南石工号子7首,全部出自利川,分别为:《好久没到这方来》《留小郎》《干哥子》《罗幺姐》《点点红》《叶儿叶》《一枝花》,《龙船调》收集整理者周叙卿参与了这7首号子的记谱。

近年来,利川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共搜集石工号子90首。2014年5月,石工号子入选利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除夕,利川石工号子《点点红》走上央视春晚,受到观众的热捧。

扩展阅读:鱼木寨

鱼木寨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和长江始入第三级地形阶梯的过渡地带,是比较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域。居住在鱼木寨这块土地上的土家苗族祖祖辈辈与石头打交道,对青石情有独钟,巧妙地将其融入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之中,其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严格地说,鱼木寨的石头应该叫青砂石或绿豆沙石,它比真正的青石要柔和一些,比真正的沙石却又坚硬一些,这种石头介于二者之间,由于当地人的习惯,通常称之为青石。青石有硬度,有韧性,耐磨损,天然环保,泽如翡翠。在鱼木寨,青色的石头是这里不变的颜色,永恒的颜色。

进入鱼木寨,青石的身影无处不在,脚下踩的是青石路,看到的是青石悬崖峭壁,雄壮的主寨楼全是青石砌就。

散落在寨子里大大小小的石碑,或立式、或卧式,或独立成碑,或三进成碑屋,碑上的文字朱红鲜艳,碑上的人物栩栩如生,更有镂空雕刻工艺巧夺天工。若这些石碑用花岗石雕刻,就没有现在的细腻,用黄沙石雕出就没有现在的完整,独有青石才有这些令人赞叹的墓碑。在绝壁上,令人汗水涔涔的“亮梯子”是一块块青石条错位镶嵌而成。如果没有青石的柔韧性,安全得不到保障,人们是不敢行走的。

在鱼木寨,房子都是用青石修的,或片石、或石砖,形成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风格。石盆、石桶、石缸、石槽、石桌、石凳,雕刻精美,到处皆是,堪称青石文化奇观。构成鱼木寨景观雄、幽、险、奇特色的核心因素是青沙岩石,鱼木寨人为改善生存环境而世代与之抗争的也是青沙岩石。青沙岩石同时又是鱼木寨人朝夕相处的朋友,是大自然对鱼木寨人最为慷慨的赐予。靠山吃山,靠石用石,鱼木寨人正是利用身边取之不尽的资源,石头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与寨民融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寨上人亲切地称青石为“石宝”,足见人们的喜爱程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巴蛮说

上一篇

湖北最大金丝楠林,居然在来凤!

下一篇

恩施扬琴,恩施丝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分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