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扬琴,恩施丝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Dromana
2022-03-09 22:14:27

恩施扬琴,又称恩施丝弦,是清朝后期在湘剧、南剧、楚调和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音乐表演艺术形式。它主要流行于湖北的恩施、咸丰、宣恩、来凤、利川等地,是当地民间音乐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恩施扬琴起源于文人雅士的自娱自乐,多以琴会友的方式传承。在其演奏中,没有固定的专业艺人和职业专班。据说恩施扬琴有一个“三不一友”的特点,即不闹堂、不坐馆,不向公众演唱,只是以琴会友,相互交流演唱。

恩施扬琴的演奏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弹唱、即兴伴奏、对唱等。乐曲的曲调优美动听,表达了当地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态度。演奏器乐主要以丝弦乐器为主,其中以民间古琴和二胡为主要演奏乐器。同时,恩施扬琴也会配以一些打击乐器和弦鸣乐器。

恩施扬琴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它既可以独奏演奏,也可以合奏合唱。演唱的内容多样,既有古典传统剧目,也有民间小调和当地传统曲目。恩施扬琴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也为当地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恩施扬琴,恩施丝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恩施扬琴音乐分为四种主要曲牌板腔曲牌、歌谣曲牌、民间小调和器乐曲牌。这种音乐形式以唱为主,辅以说唱,主要采用正宫和二六两种唱腔,后来还吸收了楚调和南戏中的西皮和二黄的部分唱腔。唱词通常由琴友中擅长文学的人自编,曲调优美婉转,情感抒发强烈,表现力极为丰富。如今的表演形式多在舞台上进行,直接面向观众演出。

恩施扬琴的曲目非常丰富,传统曲目多取材于东周列国、三国、水浒以及红楼梦等传奇故事。代表性的曲目包括《大宴》、《水漫金山》、《黛玉葬花》等。现代新编曲目主要有《白求恩赠刀》、《脚印》、《修诏》、《伯牙抚琴》、《黛玉葬花》、《琵琶记》、《怒沉百宝箱》等。

恩施扬琴,恩施丝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恩施扬琴唱词以七字句(二、二、三)和十字句(三、三、四或三、四、三)为基本句式。例如,《水漫金山》采用了七字句式“鸳鸯织就比翼飞,云海天涯不分离。刁人裁剪各东西,何月聚头再相随。”《修诏》中运用了十字句式“耳听得谯楼上初更鼓震,叫一声伏梓童细听朕云快与王取白绫锦袍一领,待寡人修血诏赐与董丞。”此外,除了这两种基本句式外,还有五言和杂言句式。七言和十言多用于板腔体曲牌,而五言和杂言体则多见于歌谣体曲牌和民谣小调中。

恩施扬琴,恩施丝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恩施扬琴的演唱形式独特,不需要搭台或者化妆,也不进行表演,通常是在深宅或古庙的夜晚中演唱。演员自己演奏乐器,围坐在桌子周围。演唱曲目根据角色的不同(生、旦、净、末、丑、副、杂),通过递唱的方式表现出剧情,当剧情进入高潮或接近结束时,众人会合腔来渲染气氛。

恩施扬琴的演唱者各自演奏不同的乐器,其中扬琴是最重要的,位于演唱者的首位,被称为“坐统子”,其他演唱者则演奏碗琴、二胡、三弦、月琴、京胡、鼓(用竹节制成)、尺等乐器,被称为“八音”。

恩施地区有大约150多个传统曲目和剧目,其中约60多个经常被演唱。这些曲目包括历史题材的,如有关“三国”、“三厢”和“红楼”等戏曲,还有唱民间故事的曲目。

在恩施地区,扬琴的流传受到方言语音的影响,导致它的四声发音上有所变化,并在声腔上带来了变革。特别是在传唱过程中,扬琴与恩施民歌和戏曲相融合,使其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正因如此,尽管扬琴传自他乡,但艺人们却称之为“恩施扬琴是恩施土腔”。

国家文化部办公厅最近公示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有9个传统文化艺术项目入选。这9个项目分别是巴东县的“长江峡江号子”、利川市的肉连响、咸丰县和来凤县的南剧、恩施市的“恩施扬琴”、恩施市的灯戏、恩施市和鹤峰县的傩戏、宣恩县的“薅草锣鼓”、鹤峰县的“土家族打溜子”以及来凤县的“土家摆手舞”。

其中,恩施市的“恩施扬琴”于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获得了“恩施扬琴”项目的保护单位资格。

以上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地方百科”。

鼓励一下博主吧
414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