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特产: 恩施土家腊肉

恩施特产: 来凤大头菜

恩施特产: 恩施麻鸭

恩施特产: 巴东玄参

恩施特产: 巴东独活

恩施除了连珠塔,恩施还有什么塔?

编辑: 影村摄影坊 2022-02-27 12:30:50 5219

一提起恩施的塔,人们往往会想到五峰山的连珠塔。其实,恩施的塔远远不止这些,基本上各县市都有,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已。恩施的塔大多建于清代,基本上都是石塔,很多都年久失修,有时间赶紧去看看吧。




连珠塔(恩施)

连珠塔位于恩施城东的五峰山。山峰如五珠相连,间而不断,因此又名连珠峰。连珠首峰上建有宝塔一座,因山得名,叫连珠塔,建成于道光11年(1831年),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凌云塔(利川)

凌云塔齐跃南麓,南坪集镇向东,巍巍然屹立一座八抬上顶,占地25平米、高约20米的石拱之塔,号之"凌云塔"。该塔始建于道光七年,如膏书院建成后而落成。塔身斑驳,便仍俱一股浩然之风,锲而不舍势。"拔地文星映少徽,旁天剑气连齐微"正是其塔其人之证。




宜影塔(利川)

宜影塔位于团堡镇野猫水村水塘边,距集镇5千米。因塔临水而建,影达彼岸,故名。传古时塘中有一眼落水洞,后一野猫钻入积水成塘,常泛滥成灾,为镇邪建此塔。塔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是由当地冉永铨等78名冉姓族人及其21名亲友捐款修建。塔为七层六面砖石结构,高九米。




培风塔(利川)

培风塔位于团堡镇培风大道上晒田坝村,距集镇1千米,与团堡中学隔河相望。因培植“文风”之意而得名。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冬,砖石结构,六角七层重檐楼阁式,占地20平方米,高17.8米,平面为正六边形,边长1.9米,塔门西向,宽0.9米。门额上正楷阴刻“培风塔”三字,石门上刻渔樵耕读浮雕,楹联“绝顶高超联紫气,层梯稳步接青云”。




建阳宝塔(建始)

建阳宝塔在当地被称作建阳翠黛,是建始古“八景”之一。宝塔位于城东广润河南岸鳌背山,宝塔山上青松翠柏、绿树成荫,山下广润河流水潺潺,形成独特的山水风光。建阳宝塔,相传建于宋代,八棱5级石塔,以砖砌顶。塔尖被雷击断,残高9.5米,周长8.8米。如今,这一积淀千年文化、自然风光优美的圣地,成为建始县城区居民又一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凌云塔(宣恩)

凌云塔又名连珠塔、宝塔。位于宣恩县城南三公里珠山镇明珠山山顶。塔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竣工同治九年(1870)。塔七层六角楼阁式,高十六点四米,青石垒砌,塔体第一层高二点八米,朝北开一石门,门楣雕有二龙戏珠,门槛刻有花草鸟兽,内空九平方米,三方开有长方形塔窗。塔内有石级宽三十厘米可盘旋至顶。第二层高二点五米,檐下刻有“凌云塔”横匾。每层均有仿木构塔檐,檐脊雕一坐虎,目光炯炯,意欲腾跃。再往上去,每层内空不小于两平方米,均有楼、窗、檐翼。塔的每个角座是一青龙拱塔,龙头在下,尾部向上露于塔外,浮雕细腻。塔顶为瓦片式阁形建筑,上面有连珠叠尖。全塔未用一砖一木,纯系青石垒砌,结构严谨,古朴雅致,别具风格,是宣恩县城标志。



观音塔(咸丰)

观音塔,又称苗塔,位于咸丰县小村乡田坝村猫耳溪畔吊嘴坡上,距县城约 70公里。观音塔建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 1810年),以苗民白朝湘为首,邀其白、朱二姓亲友集资修建。观音塔为八层石木结构建筑,八方形锥体,底层最大,直径2.8米,然后层层见小,塔顶为葫芦形尖顶,通高7.9米,塔身外部用青条石、石板相互衔接。观音塔建造美观,结构坚固。虽经近两百年的风雨侵蚀,现仍完好无缺兀立于吊嘴坡上,塔周翠竹常绿,风景秀丽。塔下溪水长流,清澈透明,景色宜人。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太阳,但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我

因为你连“云上清江”都没有关注...


快长按二维码关注我魂淡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影村摄影坊

上一篇

恩施州城传奇连珠塔下有半仙儿...

下一篇

千年印记古城风流,寻找恩施老城

文章分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