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中,先后有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等国传教士来利川传教。
光绪二年兴建花梨岭天主堂,并设有育婴堂一所。这是恩施地区建立最早的天主教场所,已成利川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花梨岭天主教堂是鄂渝边界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教堂。在这里,中西文化、土汉文化完美融合,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演绎;在这里,传教士、修女完成了他们的神圣使命。至今,这座古老教堂的钟声还在敲响,似乎讲述着一段段沧桑的往事。
花梨岭天主教堂是宜昌教区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它东接盘龙古洞,西连齐岳山脉,四面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是一块静修的风水宝地。
据史料记载,花梨岭教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嘉庆年间,1797年始在此建奉神之殿,因殿外有棵梨树,胸径合抱,时逢花开果累,故名曰“花梨岭”。历代文人墨客游览后皆赞曰:真乃世外桃源也!
1865年天主教传入此地。清光绪24年,这里曾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利川教案”,当地不法分子纵火烧毁了该教堂,清政府派重兵将反洋教斗争镇压下去后,给教会赔偿白银,并由比利时籍司铎梅林森上书,获得光绪皇帝亲笔题匾“敕建天主教堂”,光绪26年重修此堂,同时,得到欧美13个国家的信众相助,教堂于1906年落成,定名为耶稣圣心堂。先后曾有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等外国传教士来此传教。
解放前,教会在此很兴旺,办有著名的聚星小学、神修院、孤儿院、诊所等社会福利事业。虽经文革浩劫,却还保留下了主体建筑。1987年4月,花梨岭天主教堂获批利川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定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政府筹资先后对其进行了修复。
花梨岭教堂分为男堂(圣心堂)和女堂(育婴堂),占地5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男堂建于小丘之上,砖石结构,坐西向东,长宽各30米,中有天井。四周有石砌围墙,略成八边形,墙高7米,厚0.8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东南角和西北角各筑钟楼一座。其西北钟楼上还存有一口铜钟,铸于1904年。正门有石梯百级下山,连接女堂。
整个建筑为中西合璧,即西方的哥特式和中方的四合院式风格结合体,白墙黑瓦,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登山进男堂有两道大门,第一道为山门,开在围墙上。在第二道大门的门框上,青石门框,刻着一幅十分醒目的对联:爱主爱人真福本;除私遏欲陟天梯。横批:正道惟一。这大概是对其教义的高度提炼和浓缩吧!
进入天井中,只见花草茂盛、芳香馥郁。三面建筑规整排列,右侧为圣堂,圣堂内14根方形砖柱对称排列,直冲瓦顶,柱间拱形窗户,灰白线条相间,朴素大方。布置得富丽堂皇、典雅别致。窗门的设计都是别出心裁,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每逢做功课礼拜之时,信众齐集堂内,诵经祈祷一派虔诚。
圣堂的正面开大门一扇。门洞顶上墙壁题有“敕建天主堂”匾额,白底黑字,格外醒目。另外左侧还有一个展览室,在多个柜台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教会礼仪服饰、古董文物、经书古典,让人美不胜收。
Copyright © 2020-2023 魅力恩施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12378号
网站地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