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古河床起自利川城区跌入伏流落水洞(誉称“卧龙吞江”)口北岸的凉风洞口,经庙峡、鲇鱼洞口、长堰槽、响水洞口、大茅坡南麓、水井槽、燕子口、大天坑、毛家峡、张家峡、化仙坑、油菜埫、观彩峡、银河洞口、金童峰、白洞口、玉女峰、深潭、水晶洞口、小岩槽、高岩南麓,止于黑洞口,全长约为20公里,与《利川县志》所说的40华里相当。按古河床中心线两边各1.5公里,总面积约为60平方公里。最高点关庙垭口海拔1812米,最低点雪照河海拔832米。地跨利川市东城办事处的新桥村、长堰村、笔架山村、鮫鱼台村,凉雾乡的车罗村,团堡镇的分水村、茅田村、高岩村。行政上属3个乡镇(办),8个村委会,1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2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中约占50%。
清江古河床河谷呈西向东北方向发展,西高东低。地面南北两面高山峻岭,谷地顺山势延伸,海拔相对高差980米。土壤多为第四纪粘土和近代河流冲积物,以黄棕壤为主,以及小量石灰土,土层较厚,土质肥沃。古河床西部凉风洞口至大天坑洞口,为长堰槽村和笔架山村的耕地。古河床中部化仙坑及观彩峡一带,依山势开垦小片耕地。东部深潭至黑洞口、小岩槽一带,为分水村耕地(因退耕还林,耕地暂无统计数据)。粮食作物以玉米、荞麦、豆类、马铃薯、红苕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魔芋、山药、向日葵、茶叶等,中药材有天麻、黄连、党参、贝母、半夏、独活、大黄、牛膝、鱼腥草、大力子、何首乌、五加皮等。
谷地年平均气温12.8℃,1月平均气温1.8℃,7月最高日平均气温23.3℃,无霜期约为205至257天,年日照时数1298.9时,日照率为29%,年降水量1300mm左右。由于海拔差异和地势地貌原因,垂直分布的立体“小气候”较为明显,有“山顶飘雪花,谷底开桃花”的景象。
古河床森林植被保存完好,部分地段仍保存半原始林海面貌,有“青山绿水,竹林人家,白崖黑洞,四季开花”之景色,可谓金山银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2%,林木以中亚热带和温带科属植物为主,以樟科、杉科、壳斗科、松科等构成植物群落。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3种,二级保护树种银杏、核桃、杜仲、钟萼木、连香树、香果树、光叶珙桐、巴东木莲、鹅掌楸、金钱松、水青树、峨眉含笑共12种。且有杂灌树丛、攀沿植物、观赏林木和部分经济林木。植物类型主要有祼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经济林木和观赏林木中,河床两侧陡坡和山原地带多漆树、杜仲、厚朴、板栗、核桃、樱桃、猕猴桃、花椒、酸梅、桃、李、梨、柿子、枇杷、拐枣等,成片的斑竹、水竹、刺竹、油竹与山林共生。观赏植物有水杉、银杏、大叶黄杨、鹅掌楸、小叶黄杨、珙桐、腊梅、茶花、桂花、杜鹃花、刺梨花等树木,花卉有牡丹、绣球、栀子花、芍药、金银花、阳雀花、野百合、野黄花、苕花、菊花、美人蕉、月季、牵牛花、一串红等。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森林植被,为野生动物创造了栖息、生活、繁衍的有利条件,清江古河床的野生动物曾有豹子、狐狸、野猪、野山羊、青麂、野兔、松鼠、飞虎、香獐、果子狸、穿山甲等哺乳动物,有锦鸡、翅鸡、画眉、喜鹊、乌鸦、斑鸠、杜鹃、老鹰、野鸭、点水雀、麻雀等鸟类,有乌梢蛇、菜花蛇、青竹标蛇、烂草蛇、壁虎、乌龟、团鱼等爬行动物,有鲤鱼、鲇鱼、草鱼、鲫鱼、白甲鱼、黄角丁等鱼类,还有娃娃鱼、青蛙、红点髭蟾、蟾蜍等两栖动物,此外洞穴中有透明鱼、透明虾、蝙蝠等。
来恩施,不熟悉,扫码二维码来微信找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2 魅力恩施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034号-1
网站地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