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特产: 恩施土家腊肉

恩施特产: 来凤大头菜

恩施特产: 恩施麻鸭

恩施特产: 巴东玄参

恩施特产: 巴东独活

宣恩彭家寨

编辑: 魅力恩施 2021-12-18 14:28:34 485

彭家寨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地处鄂西武陵山区中。龙潭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寨前,与寨两边的山间小溪将村寨环抱。

宣恩彭家寨介绍:


坐落在武陵山北麓的彭家寨,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西南部。全寨45户250余人,均系土家族。彭家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色古香,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宣恩县西南边陲。

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以其完美而集中的吊脚楼群而享誉中外。吊脚楼这一古老的建筑形式,旧称“干栏”、“阁栏”、“廊栏……”,自古流行于百越族群地域。武陵山区山多田少,民居择地,为了适应山坡地形,吊脚楼形式成为首选。彭氏家族迁徙沙道,看中此地,然尽是坡地,建房不得不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之变化,时光推移,经几代人的创造建设,终形成今日集土家吊脚楼形体美、空间美、层次美、轮廓之美的吊脚楼群。

彭家寨宣传视频:


彭家寨山川秀美,地形奇特。该寨居于“观音座莲”之右,观音山之下。东面以一条叫“叉几沟”为界,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该地故称凉桥。寨前龙潭河穿村而过,河上架有40余米长的铁索桥将寨子与外界相连,“十八罗汉”恰似观音大士的守护神;寨后山峦起伏,奇峰秀美,修竹婆娑;沿龙潭河而上有狮子岩、水鸿庙相映衬;顺流而下紧邻汪家寨有“二龙戏球”之美称。其地形特征含形辅势,蔚为壮观。

吊楼仙居:


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以其完美而集中的吊脚楼群而享誉中外。吊脚楼这一古老的建筑形式,旧称“干栏”、“阁栏”、“廊栏……”,自古流行于百越族群地域。武陵山区山多田少,民居择地,为了适应山坡地形,吊脚楼形式成为首选。彭氏家族迁徙沙道,看中此地,然尽是坡地,建房不得不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之变化,时光推移,经几代人的创造建设,终形成今日集土家吊脚楼形体美、空间美、层次美、轮廓之美的吊脚楼群。

彭家寨风光旖旎,绚丽多彩。身临其境随处可见绿草如茵,林木葱郁,修竹含翠,群芳争妍。村前田园阡陌,稻浪起伏,不时传来民俗小调,农耕山歌,清风送爽,空谷传响;河间、小溪中,土家女郎挑水洗衣,儿童往来嬉戏;山上,羊儿悠闲吃着青草;田间,鸭鹅觅食不时争抢,一派田园风情,人世仙居,极富韵味。

彭家寨1.jpg

中国古建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臬先生,在考察恩施州古建筑后撰文:“要挑选湖北省吊脚楼群的‘头号种子选手’,准定该宣恩彭家寨出马”。并以歌咏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

彭家寨4.jpg

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典型代表之一。众多单体建筑组合成村寨时,以公共用地的院坝、风雨桥为中心展开。吊脚楼群依托观音山,建于山脚斜坡上,寨前是一排稻田,面向龙潭河,河上架有铁索桥。左是召大沟,右为叉几沟,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寨前是公共用地院坝,寨后竹林间有一横排苕窖,东边为彭氏墓地。彭家寨历史建筑规模约8000平方米,全部为吊脚楼,有房屋22栋及风雨桥一座,房屋主要包括彭继文老屋,彭武元老屋,彭武阶老屋,彭继元、杨祖祥老屋,彭继检老屋,彭南祥老屋,彭继权老屋,周品老屋,彭继亮老屋,彭文勇老屋,彭继双老屋,彭继树老屋,彭启孟老屋,彭继山老屋,彭继松老屋,彭继艮老屋,彭继书老屋,彭继富老屋,彭继贵、彭继青老屋,彭武生老屋,彭武顺老屋,彭义老屋。

彭家寨地址.jpg

彭家寨景区信息: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恩施火车站前的客运中心站,坐开往沙道沟的长途车45元,在沙道沟再转小公共到彭家寨3元。

门票

具体详情请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

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彭家寨地址:


景点位置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沙道沟镇017乡道


上一篇

宣恩施南宣抚司旧址

下一篇

宣恩七姊妹山

文章分割
魅力恩施旅游网

来恩施,不熟悉,扫码二维码来微信找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