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地区留存有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古街、老寨。其中宣恩县庆阳古街是恩施地区最早的古街之一。
庆阳古街位于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福寿山(海拔1094米)北麓,距集镇12千米,距宣恩县城19千米。因街西南花椒山(海拔1055米)山形如磬,后讹磬为庆,故名。为宣恩县最古老的集镇之一。2008年,庆阳古街被公布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庆阳古街沿山溪(老寨溪)南侧分布,系木构凉亭式街道,为西北-东南走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占地面积1.82公顷,长671米(一说658米),宽21米,青石板铺地。现保存完整的房屋有65栋,建筑面积为11781平方米。为穿斗式结构(五柱四骑或八柱七骑),楼高二至三层不等。屋前檐处设“笕槽”排水,顶篷建檐亭遮阳挡风避雨。房屋临街为“燕子楼”,一楼为从事经营的店铺;二楼为居室。整条街檐搭檐、角接角,首尾相连。中间自然形成的通道便是集市,终年日晒不着,雨淋不着。主街在中段岔行一分为二,形成“三街十二巷”。主街北面房屋后紧挨一条小溪,临水面为吊脚楼。其中段建有一凉桥,是进入集市的南北通道,“凉亭街”因此而得名。
明土司时期,庆阳坝集镇已颇具规模,因庆阳坝处当时鄂西最大土司之一施南土司署驻地水田坝仅5千米,且是施南土司西、北、南三面进出的口岸之故。清雍正年间曾在此设塘丁三名。及至清“改土归流”设宣恩县后,庆阳坝更因地处湘鄂西入川陆路交通要冲,导致入川购食盐、入境销棉花和棉纱,均在庆阳坝交易,使庆阳坝一举成为湘西、鄂西“(食)盐(棉)花大道”第一隘口,成为清至民国时期(1743-1940)湘、鄂、川、黔四省边贸中心集市。据《宣恩县志》载,当时每年在“盐花大道”上行走的挑运力夫达3万多人,庆阳坝作为人力、马帮汇集的中心集镇,不得不筹建20多匹骡马的骡马店,用于往来湖南和四川万县、云阳之间的运输。
文化历史、建筑、休闲、建筑、古镇
中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
免费
来恩施,不熟悉,扫码二维码来微信找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2 魅力恩施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034号-1
网站地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