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位于宣恩县高罗乡小茅坡营村,西北距高罗集镇15公里,有村级公路相通。苗寨是全县苗族最集中居住的山寨,龙、冯、石三姓居多。他们一直沿用本民族语言,保留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湖北省唯一讲苗语的苗族聚居区,其苗族小学仍实行双语教学,是湖北省、恩施州唯一的苗族风情旅游景点。相传,早在清朝年间,湖南苗民起义失败后,为了逃脱清军追杀,苗民纷纷背井离乡,四处寻找安身之所。其中湖南永绥地区(今湘西自治州花垣县)的龙、石、冯三姓苗民,经过长途跋涉,几经周折,最后来到了地处深山峡谷的小茅坡营。距今已20代有余,坟碑记载已达400余年。来此旅游可欣赏苗家摆手舞、苗族婚嫁丧庆歌,体验原汁原味的苗族民俗文化风情为主要特色。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整个宣恩县常住苗族人口34905人,其中,小茅坡营村常住苗族人口306人(常住人口338人)。
苗寨房屋建于山湾、河湾、树林等避风处,单家独户或两三栋房屋聚集,与宣恩彭家寨鳞次栉比的土家吊脚楼群、野椒园及张官铺侗寨的四合天井院形成鲜明对比,饶有趣味。
小茅坡营苗居都是吊脚楼,用材粗长,房子简洁明亮,周正大气。苗寨房屋的特别之处在火塘屋的火坑以及堂屋的神龛。
火坑是苗家的精神信仰中心,祖先的灵魂都坐在火塘尾端,护佑着后人。柴尾被认为是祖先神灵和保护神的栖身之地,许多祭祀活动在这里举行,承担着“神龛”的功能。苗寨龙姓火塘柴尾朝西,冯姓火塘柴尾朝东。每当寨子里有老人去世,都要请“巴得”(巫师)安家先,将亡者的灵魂安入宗表内。
每年从正月初一按六十甲子算,逢午或子过苗年,那天全寨的苗家人都必须按规矩行事,吃了晚饭后各自围着火塘坐着,不准串门走户,坐到很晚才进房睡觉。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苗族曾备受欺压,这种刻骨铭心的族群记忆深深地融化在苗家人的血液里,体现在他们世俗生活和精神信仰中。基于“安全为要”理念,作为苗家精神信仰中心的火塘屋,从外观上看,与宣恩土家、侗族的火塘屋别无二致,在这里,苗家的族群标志之一被刻意隐藏。
从理论上来说,苗家堂屋的神龛没有存在的必要,事实上,苗寨的堂屋都做有神龛,并且“装模作样”地贴有字画,但不是安的“家先”,而是一些大众化的伟人画像。虚实之间,既流露着苗家人的无奈,又表现出苗族同胞的谨慎与聪慧。
来恩施,不熟悉,扫码二维码来微信找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2 魅力恩施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1018034号-1
网站地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