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特产: 恩施土家腊肉

恩施特产: 来凤大头菜

恩施特产: 恩施麻鸭

恩施特产: 巴东玄参

恩施特产: 巴东独活

利川龙水文庙

编辑: 魅力恩施 2021-12-16 15:41:57 184

龙水文庙,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水文庙介绍:


龙水文庙是恩施利川市的一座古建筑,建于明朝年间,历史悠久,占地面积很广,建筑结构很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龙水文庙,位于湖北恩施州利川市与重庆市万州区交界处,今利川市谋道镇的蓝天白云间,巍巍耸立着一座苍莽的土家山寨。该寨占地30平方公里,海拔1400余米,船山先民崇拜老虎,叫“虎”为“罗”,所以,当地土著居民至今称该寨为支罗虎头寨。

2.jpg

建筑特色:


龙水文庙位于利川市谋道镇龙水村。始建于明初,清乾隆年间重修,同治七年(1868)改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有前堂、正殿和厢房。大殿面阔三间13.7米,进深8.7米,木石砖结构,基址全系青砂条石垒砌,单檐硬山灰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次间穿斗式构架。该建筑是鄂西土家族地区保存较好的文庙,在建筑设计和营造工艺上,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交流的建筑艺术成就。

龙水文庙遗址就是今龙水小学校址。现存文庙主体为义学原貌,二进二厢一院一戏楼,占地约2000平方米。院内戏楼下嵌刻石碑四通,记载了文庙及当地教育发展情况。

船头寨


衙门坪土地平旷,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是当年黄中设立五营四哨,结寨反明的核心。今存衙基梁、武台衙门、天子殿、马道址、洗马塘、城隍庙、禹王宫、老城墙、杀人坳、护关寨等遗址遗迹,以及抗日时在武台衙门处出土的土司印(今失),解放后在附近出土的甬钟和现在仍然随处可见的古代砖瓦,瓷片、柱础等遗物,说明了该寨当年的辉煌。衙门坪为六路之总,传说当年上寨有36条小路,72座卡门,正如大寨门楹联所描绘的那样:“铁壁三层盘古寨;螺蜂四面护雄关。”堪称是一座“天城”。据谭宗派等专家反复实地考察,1949年前夕,全寨卡门尚存25座,今存卡门残迹12座,完好卡门4座。这些卡门,主要分布于以衙门坪为中心,东至太平镇,南至马龙关,西至龙驹坝,北至老鸹塘的四条石级干道线上。卡门选址重在防守。或凭孤峰以远眺、或拥老林以藏形、或扼梁涧以断路、或借洞穴相交通。门前道路有的盘绕如惊蛇、有的壁陡似天梯,确实具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用望远镜观察,在旧寨坝与衙门坪间的万丈悬崖腰上,至今仍残留着一把古老的铁锲,其露头长约60厘米,另一头依势插入岩缝之中,据说,那就是当年古人修路建卡所留下的遗物。由此可想而知,当年修路建卡时工程该是何等艰难巨大!船头寨东临荆楚,西联巴蜀,远控夜郎,近瞰峡巫,“十二险峰东川保障;三千远路南浦雄关。”“一河劈开川楚界;万利联镇马龙关。”这些卡门楹联有的描绘形胜,有的点明位置,也从另一角度刻画了船头寨的险要。

支罗船头寨


除上述遗址、卡门外,支罗船头寨文物景点极多,文化内涵深厚。龙水东汉几何纹砖室墓的发现,说明早在汉代支罗文化已发展到一定程度。观音岩三座二次葬崖墓及金银坳口天然洞穴墓的揭秘,展示了支罗先民晋、隋时期丧葬型制、礼仪的奇特和庄严。官家坪两座宋、元石棺墓及瓷器的出土,填补了有关史志的一些空白。三十余座清代、民国墓碑及碑屋的完好保存,其规模之大,石雕之精

上一篇

利川谢家老屋

下一篇

利川鱼木寨

文章分割
利川龙水文庙
2021-12-16

利川龙水文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