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乡贤能人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桃淩ι
2022-03-30 18:42:13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关怀和关注从未间断,他多次前往湖北考察,并出席了全国人大湖北代表团的审议。习总书记给湖北定下了“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定位,为湖北的改革发展制定了蓝图和指引。

作为县级行政单位,县域是连接上下级的关键环节,对于经济发展、改革推进、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县域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只有县域发展强大,整个地域发展才能强大。湖北民宗适时推送民族地区的10个县市,在理念、思路和作风上实现了突破,推动了区域发展布局的“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填补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展现了县域的责任与担当。这将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贡献优异的成绩。

恩施市:乡贤能人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我认为要通过农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精深加工,拓宽农村产业发展路径。”“我认为要凝聚农民、企业家、政府等市场主体,形成市场合力,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乡村振兴要立足于民,鼓励所有农民参与,激发内生动力。”……日前,在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板桥镇“乡贤能人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上,20余名乡贤能人纷纷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恩施市在全市搭建平台,开展一系列聚才行动,建好乡村振兴“人才库”,把乡贤能人资源打造成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加强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一)“七个一”搭建聚才平台

恩施市:乡贤能人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恩施市按照乡镇为主、部门参与、村“尖刀班”负责原则,全面开展凝聚乡贤能人助力乡村振兴“七个一”行动。具体来说,包括开展一次乡土人才调查摸底、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建设一个乡贤能人馆、开展一系列对接活动、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实施一批发展项目、建立一套协作机制。

其中,刘鹏是恩施市上千乡贤能人中的一员。他于1970年出生于白杨坪镇张家槽村的一个农民家庭。2000年退伍转业后,刘鹏开始从事路桥项目建设,并经过10多年的努力,逐渐取得了成功。2017年底,张家槽村通过“硒都菁英汇”聚才行动邀请刘鹏回乡,参与家乡的建设。

张家槽村共有56户村民,过去他们大多居住在低矮的石墙屋和木板房里,生活环境较差。刘鹏先后投入近4000万元,帮助村民改善了厨房和厕所条件,迁建了猪圈,进行了绿化美化,并修建了广场、游步道和游泳池等设施,致力于打造民俗一条街。刘鹏说“改善村容村貌,带动村民增收是我的初心,更是一份对家乡的情感。”如今,张家槽村到处都是干净整洁、鸟语花香、风景宜人的景象。村民刘应甲给刘鹏竖起了大拇指,他回忆起过去村里垃圾遍地、夏天里臭烘烘的情景,感慨说现在村庄的环境变好了,日子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此外,刘鹏还提议建立了张家槽党群互助组,集中党员力量,吸引小组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乡土人才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在刘鹏的带领下,党群互助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就地化解,促成了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和村庄建设互助。借助党员的带动和群众的参与,党群互助组搭起了“连心桥”,实现了互动双赢。

恩施市以村(社区)为单位,收集各类乡贤能人相关信息,并建立了信息库;利用微信群等互联网社交工具,搭建了常态化的乡贤之间、乡贤与村(社区)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广泛公开村级事务、宣传国家政策、汇报发展成就、收集意见建议等,广泛征集乡贤的意见,共同谋划乡村振兴。这些乡贤能人逐渐成为村庄里的重要力量。

总体而言,将近亿元的投资反哺家乡的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

恩施市:乡贤能人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在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茶山梯田融入云雾缭绕的山色,湖水在阳光下荡漾。独具特色的建筑坐落在山间,展现出精致典雅的风貌,令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2017年,在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乡贤阳家寿创办了恩施市龙赶湖农旅产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全域旅游,致力于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合作社流转了3000多亩的土地,带动了周边1000多人的群众。通过与村民签订入股或租赁协议,合作社规划了茶旅融合、水产养殖、农耕体验、灯戏文化等功能分区,建设了水上乐园、灯戏博物馆、施宜古道等景点。洞下槽村成为了恩施市民周末休闲观光的热门景点,也吸引了来自州内外的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洞下槽村的美丽蜕变,使其从一个贫困村庄变成了宜居美丽的乡村。

阳家寿表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村企一体’,将合作社的利益与全村老百姓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加速推动乡亲们的共同富裕。”乡贤的聚集促进了产业的兴旺发展,乡贤的回归使农村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近几年来,恩施市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举措,吸引了优秀人才回归家乡创业。通过“硒都菁英汇”、“人才支援”、“凤凰归巢”等行动,恩施市成功引进了60多名优秀人才,签订了56个特色农业、乡村民宿、休闲旅游、农产品电商等项目,总投资达8400多万元。

例如,黄焕然是一位返乡能人、共产党员和全州优秀人才,他发现老家石灰窑村的传统农产品——马尔科富硒土豆的商机。他成立了恩施农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了6000多亩的马尔科富硒土豆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超对接+互联网”模式进行线上销售,将深山土豆送到城市餐桌上。同时,他引进了先进设施,对土豆进行标准化分拣和包装,逐步打造了“石窑马尔科”品牌。

近年来,恩施市积极将村级发展需求与乡贤能人资源结合起来。通过推动一批具有带动能力的产业发展项目,并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恩施市为乡贤能人回乡投资兴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实行项目秘书制度,进一步推动了乡贤能人的回归。

乡贤在乡村自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回归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恩施市将继续积极推动乡贤与乡村发展的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与乡村的美丽蜕变。

在中国湖北恩施市三岔镇燕子坝村,一位名叫陈德富的退休党员,坚信党员身份不能退休。他与村里的人共同建立了一座乡贤能人馆,展示了乡贤能人榜、乡贤事迹以及燕子坝村的历史。这座馆在弘扬乡贤精神、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陈德富的影响,村里的乡贤能人、退休村支书何忠良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他主动担任村民的蔬菜技术顾问,带领全村种植了200多亩的高山蔬菜。

2021年,恩施市开始探索延伸乡镇党委联系人才机制。他们推动32名乡镇、街道的主职联系服务人员与70多名乡村能人如田秀才、土专家和乡创客建立联系,加强对本地人才的政治吸引和引领。

2021年9月,因为连续的降雨导致肖家坪村下白牛坡组的公路严重损毁。为了方便群众出行,一支由退休教师曾相忠等乡村能人组成的抢修队积极响应并成立。他们带领群众自救,每天有20多名群众积极参与修复水毁公路和损毁的桥梁。乡贤抢修队还组织村民自发筹集了约3万元的资金,用于购买砂石料、涵管等修复所需的材料,共修复了约5公里的水毁公路。为了巩固成果,恩施市建立了稳定的乡贤能人服务机制,市领导包乡镇、乡镇班子包村、村尖刀班干部包片的联系服务工作机制,每个乡镇班子成员定期联系3到5名乡贤人才,建立定期联系和跟踪制度,每个月跟进民生事项和发展项目进度,每半年组织一次乡贤能人交流活动。

此外,恩施市还利用“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和庆祝建党100周年等活动,通过“接回家、送上门、大家谈”等方式,实现了对接服务。他们举办了325场系列对接活动,实现了乡贤人才和本地乡村的常联系、能人的常联谊以及乡音的常连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877名乡贤能人活跃在200个村(社区),还组建了112个乡村振兴智囊团,对于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乡贤能人的聚集使得乡村振兴的道路越来越宽广、进展得越来越好。

声明本文是我根据《党员生活》杂志中的内容综合而成,在此对该杂志表示感谢!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湖北民宗”。

鼓励一下博主吧
2182
分享
猜你感兴趣的景点
  • 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